国际政治

发布者:实习测试发布时间:2021-12-02浏览次数:357

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点击查看课程详情及学分>>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

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联合国与国际组织

联合国研究主要研究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联合国机制以及联合国改革的研究,大国在联合国里的互动模式研究,联合国与全球治理问题,以及国际制度理论等。

    联合国研究是本学位点的特色学科方向,本学位点即是以联合国研究为起点逐渐发展壮大的。当前,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特别是联合国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加强联合国及其与中国关系的研究十分必要。

国际组织研究首先聚焦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以及中国的多边外交,探讨中国如何更好地利用国际组织,为国家利益服务;其次聚焦各种政府间正式、非正式组织及其相互间关系,比如区域组织、与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组织;再次,聚焦非政府组织及其在国际政治中的角色、地位、功能与作用;最后,重视研究汉语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和影响,这依托于北语在对外汉语、中文、小语种、新闻传播方面的研究、教学优势,是本学位点的一个特色。

贾烈英

(博导)

胡王云

2

中国外交

中国对外关系史研究关注中国对外文化、经济交流的历程,以及中国外交的历史演变与深层逻辑。

当代中国外交研究主要研究习近平外交思想,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迁、国际秩序调整背景下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多边外交以及中国外交的理论和实践创新问题。

大国关系研究主要关注中美关系,包括权力

转移背景下的中美战略竞争、中美经济合作。

王为民金威

3

军备控制与国际安全

军控与裁军研究涉及国际军备控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走势,尤其关注核军控与核不扩散,具体涉及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国际机制、核威慑与核战略稳定等理论性问题,以及印巴核安全、朝核问题与东北亚安全等热点问题。

传统安全研究主要关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

以及主要国家与此相关的战略布局、安全与防务

刘华平王晓文


  

  

政策、外交政策,以及相互间战略关系。


  


4

区域国别研究

美国研究关注美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对外关系的历程,以及国际战略现状。

欧盟研究关注欧盟的内部体制,以及政治、经济、社会政策,外交、防务政策与决策,欧洲一体化的历史、欧盟现今面临的内外挑战,以及欧盟参与全球治理的状况。

俄罗斯与中亚问题研究主要聚焦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对外关系,特别关注中国和俄罗斯以及中亚国家的合作以及背后的理论逻辑。

区域发展与合作主要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问题,特别是关注中东、中东欧地区及其与

中国的合作机制问题。


马方方张昱琨

5

全球化与全球治理

跨国问题研究主要针对全球化背景下的非传统安全问题,诸如民族宗教冲突、难民移民问题、恐怖主义、环境问题、气候变化、资源争端冲突、网络安全等,以及全球化在这些方面所产生的负面强化效应,利用全球化可能产生的解决办法。

全球治理研究关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针对各种跨国问题、全球性问题而形成的全球治理体制,包括多元主体、多元文化、国际制度、国际规范各种原则与国际法、治理网络,以及社会

学习、经验式治理的原理、现状、趋势。

金彪李明奇

6

国际经济与政治

国际经济主要研究国家之间商品、资本以及其它生产要素跨国流动所形成的经济联系,研究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背后基本原理;并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关注国际经济现象的政治效应,以及国际政治现象的经济效应。

地缘政治经济研究包括国际战略与同盟政治研究,关注其背后的地缘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以及大国战略布局、同盟政治对全球政治

经济军事格局、地区局势的影响。

刘克周建仁张善鹏



二、培养目标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

本学科依托学校“专业+外语(+小语种”的培养模式,贯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理念,努力培养有创新精神和统筹应变能力,能服务国家外交战略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具备理论基础、专门知识、实务操作能力和政策分析能力的国际型、复合型、应用型外事人才和专门人才,以及兼具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的能在国际组织、国际经济部门从事实际业务、管理工作的国际公务员和全球治理人才。“专业+外语(+小语种”的培养模式落实在港澳台学生和国际学生培养上就是“专业+国语/汉语”,本学科致力于培养具备专业素养与国际视野、热爱祖国的港澳台学生,以及专业过硬、汉语流利、知华友华的国际学生,以服务于祖国统一繁荣和中外友好的大局。

对中国内地学生的具体要求如下:

1、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意为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国家外交战略服务。

2、 熟悉中国的外交方针和政策,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具备相对广泛和系统的知识结构,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国际法、国际经济、国际政治和国际公共事务等学科的专门知识。

3、 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具有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初步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把握学科前沿发展趋势,对本专业相关的问题提出新观点、新办法;具有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有效开展实际工作和调研。

4、 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较好地阅读外文报刊、著作和专业文献,能顺畅地与外国学者进行交流和学术探讨;具有较好的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能流利地发表演讲。

对港澳台学生和国际学生的具体要求为:

1、 熟知国际交往的规则、惯例,热爱、拥护国际和平与发展,港澳台学生还应热爱祖国、拥护祖国统一大业;全面了解国际局势与全球动态,具备国际关系与国际事务相关知识、综合性社会科学背景和深厚的人文素养,能够作港澳台地区与大陆、母国与中国交流的使者、沟通的桥梁。

2、 充分了解中国国情,熟悉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对外关系的现状和来龙去脉,理解中国政治、经济、外交的基本制度,并了解与中国相关的国际关系、世界政治热点、前沿问题,愿意推动发展港澳台地区与大陆关系、母国与中国双边关系,贡献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景的实现。

3、 有相对丰富的专业知识积累,扎实的技术训练,科学、客观、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宽阔的国际视野,在深入研究本专业各领域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能独立地、创造性地分析国际问题,并且活学活用,能够在国际交往与合作中凭借较高素质、务实能力发挥一定的作用。

4、具备较强的国语/汉语基本功和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阅读中文报刊、著作和专业文献,运用中文进行论文写作、学术交流和正式演讲。

  

应修学分:

1. 专业课:

(1)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课程学分最低应修满32学分,其中,专业主干课程15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9学分;

(2) 国际经济与政治方向下国际经济方向的研究生最低应修满32学分,其中,专业主干课15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9学分。

2. 公共必修课:

(1) 内地硕士研究生公共必修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第一外国语,共计8学分。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2学分、第一外国语(英语(4学分

(2) 港澳台地区硕士研究生可选修中国概况(2学分

(3) 国际硕士研究生公共必修课为中国概况(2学分


三、对科研能力和学位论文的要求

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

(列出可证明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

开题之前,应达到公开发表论文的水平。有清晰的问题意识、严谨的大纲结构和能够反映学术前沿的文献综述。

实践活动要求

参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活动,以助管、助教身份参与学校的管理与教学,达到专业规定的要求,并经培养单位考核合格后可获得2学分。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1) 论文的基本论点、结论和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应能表明作者确实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2) 论文工作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是研究生亲自参加科学研究做出的成果。

(3) 研究生较好地掌握本学科、专业的研究方法与技能。

(4) 论文题目确定后,完成论文的工作时间一般应有一学年左右。

(5) 论文表述须通顺、简洁、准确,实事求是地得出结论,引用他人资料或结论须加以说明。

论文的体例格式以《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及论文摘要的基本要求与书写格式》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