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翻译硕士专业研究生(MTI)教育 国际学生培养方案

发布者:实习测试发布时间:2025-04-07浏览次数:10

北京语言大学翻译硕士专业研究生(MTI)教育

国际学生培养方案

 

北京语言大学于 2008 年获批翻译硕士专业研究生(MTI)培养资格,目前培养8个语种(英语、俄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口译、笔译专业方向的专业硕士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充分发挥我校小联合国优势,整合和优化国内外翻译教学、科研资源,以培养具备促进国际沟通、和平使命感,具备全球视野的,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建设需要的,胜任不同领域和主题、不同题材和体裁、与口笔译相关的各类跨文化交流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语言服务人才。

毕业生能熟练运用相关工作语言,掌握本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备思辨能力、跨文化交际素质、宽广的知识面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中外社会文化,掌握口笔译专业技能,熟练运用翻译工具,了解翻译相关行业的运作流程,并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工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毕业生能胜任外事、经贸、教育等领域的笔译、口译或其他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工作。

 

二、招生对象及途径

要求汉语水平 HSK5 级以上,其他外语为母语水平或者该语种 C1级别以上。报名申请材料审核通过后,学生参加复试,择优录取。秋季入学。

 

三、学习年限方式:

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 2 年。

 

四、培养方式

1、学分制

学生必须通过规定公共和专业课程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修满38学分后可以撰写学位论文;完成专业实习实践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获得硕士学位。

 

2、培养路径

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定位为高水平国际化培养。采用中外学生同堂上课、项目进课堂、校企联合开课、业内专家进课堂、项目流程国际化管理、内外联合、中外融合等方式开展实践研讨、职场模拟式教学。口译课程全部运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口译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设备开展;笔译课程采用项目式授课,充分使用计算机辅助翻译实验室。MTI 校内专业课程教师富有口笔译实战经验,有大量译作出版或发表,为国家重要机构、企事业单位翻译文件,担任重要场合口译工作,熟悉语言服务行业前沿技术和趋势,熟知雇主需求和国际传播。同时广泛邀请国内外知名翻译学者、业界专家来为我校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授课、讲座或参与论文指导。

 

3、专业实践要求

在学期间,笔译培养方向学生须完成 15 万字以上的笔译实践,口译培养方向学生须完成不少于 300 磁带时的口译实践。

 

4、双导师制

由校内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教师结合有丰富实际高水平口笔译工作经验和研究能力的校内外资深译者/译员/业界专家组成导师组,联合指导学生专业学习和学位论文。

 

五、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特点:在保证基本技能和知识学习的前提下,MTI 课程设置特点:

l实践型课程与理论型课程相辅相成 翻译理论与实务、英汉对比与翻译、语言与翻译、翻译批评等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对翻译理论和研究的视野,为学生理解或解决翻译实践中所遇见的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

l课堂教学与翻译项目相结合 新闻翻译、公文翻译、外事实务、实用翻译、文学翻译等课程,通过校企合作、项目进课堂、模拟翻译公司等教学模式,将实际的翻译任务融入课堂教学环节,展开问题讨论,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l注重学生翻译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翻译项目管理、计算机辅助翻译等课程,极力培养学生与真实翻译职场更为接轨的翻译理念与工作模式,提高其职业能力,包括管理能力和质量监控能力。

l中外学生互补利用北语国际学生多的特点,采用英、法等多语种同步培养以及中、外学生联合教学的模式,充分发挥中、外学生在语言、文化方面的互补优势,提高课堂语言教学质量,增强中外学生的互动学习效果。

l教学资源跨语种共享翻译理论与实务、体育与翻译、国际机构概况、翻译项目管理、计算机辅助翻译、翻译实践等课程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各语种翻译方向研究生可以跨语种合作学习,共同成长。

 

2.学分要求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总学分不低于48学分。学分构成如下:

总学分48学分=学位课程(38学分)【公共必修课(12学分)+专业必修课程(11学分)+专业选修课程(15学分)】+必修教学环节活动(教学、社会实践服务)(6学分)+学位论文(4学分)

 

1、学位课程 (38学分)

公共必修课(12学分)

(1) 理解当代中国 4学分 (2)中国人文地理 4学分 (3)中文话题讨论 4学分

笔译:

专业必修课(11学分)

(1)翻译理论与实务 2学分 (2) 口译理论与技巧 2学分 (3)外汉对比与翻译 2学分 (4)笔译项目 5学分

专业选修课(15学分):专业核心课程(不少于8学分)和专业任选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1)商务翻译 2学分 (2)科技翻译 2学分 (3)计算机辅助翻译(MOOC2学分 (4)文学翻译 2学分 (5)中国文化外译 2学分 (6)本地化行业概况(MOOC2学分(7)法律翻译 1学分 (8)外汉对比与翻译 2学分

专业任选课程(1)口译(一) 2学分 (2)口译(二) 2学分 (3)术语学 2学分 (4)本地化项目管理 2学分 (5)新闻编译 2学分 (6) 翻译项目管理 2学分(7)国际组织文献翻译 2学分(8)翻译论文写作方法 2学分(9)英语语言史 2学分(10)语言服务概论 2学分(11)古典散文英译 2学分(12)英语文学译本比较 2学分(13)内容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2学分(14)翻译与本地化工程技术实践 2学分(15)术语学与术语信息处理 2学分(16)编辑学(校企合作)1学分(17)文化创业:国际化与本地化(校企合作)1学分(18)出版学(校企合作)1学分(19)图书营销学(校企合作)1学分(20)高级外语读写 2学分(21)高级外语听说 2 学分

 

口译:

专业必修课(11学分)

(1)翻译理论与实务 2学分 (2) 口译理论与技巧 2学分 (3)外汉对比与翻译 2学分 (4)口译项目 5学分

专业选修课(15学分):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1)口译方法论 2 学分 (2)一般性翻译(一) 2 学分 (3)

计算机辅助翻译(MOOC2 学分 (4) 同传 B-A(二) 1 学分 (5) 同传 A-B

(二) 1 学分 (6) 专题同传(一)2 学分(7)专题同传(二) 1 学分

8)视译 2 学分

专业任选课程(1) 一般性翻译(二) 2学分 (2) 公共演讲 2学分 (3)术语学 2学分 (4)新闻编译 2学分 (5) 翻译项目管理 2学分(6)国际组织文献翻译 2学分 (7)翻译论文写作方法 2学分(8)口译工作坊 2学分(9)语言服务概论 2学分(10)编辑学(校企合作)1学分 (11)文化创业:国际化与本地化(校企合作)1学分(12)出版学(校企合作)1学分(13)图书营销学(校企合作)1学分(14)高级外语读写 2学分(15)高级外语听说 2学分

 

六、实习实践与社会服务

在学期间,学生须完成包括教学翻译实践(见上述第三条规定)、不少于 30工作日的社会实践、实习、社会服务(例如助教、助管)、校内志愿服务,参加至少 3 次专业相关学术活动,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实习结束后,学生须将实习单位出具的、具有签章的实习鉴定交给学校,作为完成实习的证明。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可以为下列形式之一:

1、翻译实习报告: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口笔译实习,并就实习的过程写出不少于15000词的实习报告;

2、翻译实践报告: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中文或外文的文本进行原创性翻译,字数不少于10000汉字,并就翻译的过程写出不少于15000词的实践报告;

3、翻译实验报告: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就口译或笔译的某个环节展开实验,并就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写出不少于15000词的实验报告;

4、翻译研究论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就翻译的某个问题进行研究,写出不少于15000词的研究论文。

国际学生学位论文须用中文撰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行文格式符合学术规范。

学位论文采用匿名评审制。论文评阅人中至少有一位是校外专家。学位论文须经至少2位论文评阅人评审通过后进入答辩程序。答辩委员会至少由3人组成,其中必须有一位具有丰富的口译或笔译实践经验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

 

八、学位授予

按规定修满规定的课程学分,完成专业实习,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