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对象
从零起点起各种中文水平的学习者及有意愿一个学期至三个学年内全面提高或完善自身中文能力的学习者。
二、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初、中、高各个水平中文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全面增强中文相关的各项语言技能,全面加深对于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满足日常生活和职业需要。
三、基本框架
(一)准予毕业课程学分
每学期或每学年完成所修课程并得到规定的学分,可获得相应的汉语进修等级证书。
(二)学分设置
学分以周课时计算,周课时数为该课程的学分数;完成一学期学习,学期成绩通过,可获得该学期所学课程的学分。
(三)教学总周数
每学期17-18周,一个学年34-36周。
四、学分设置
层 级 | 学 期 | 必修课 | 选修课 | ||
周课时 | 学 分 | 周课时 | 学 分 | ||
初 级 | 第一学期 | 20 | 20 | 0 | 0 |
第二学期 | 18 | 18 | 0–2 | 0–2 | |
中 级 | 第一学期 | 10 | 10 | 2–10 | 2–10 |
第二学期 | 10 | 10 | 2–10 | 2–10 | |
高 级 | 第一学期 | 6 | 6 | 6–12 | 6–12 |
第二学期 | 6 | 6 | 6–12 | 6–12 | |
五、课程设置
初级中文进修课程设置一览表
类 别 | 第一学期 | 第二学期 | |||||
课程名称 | 周课时 | 学 分 | 课程名称 | 周课时 | 学 分 | ||
必 修 课 | 初级中文A(上) | 10 | 10 | 初级中文(下) | 10 | 10 | |
初级中文B | 听说 | 6 | 6 | 初级中文听和说 | 4 | 4 | |
读写 | 4 | 4 | 初级中文读和写 | 4 | 4 | ||
选 修 课 | 汉字 | 2 | 2 | ||||
汉语语音 | 2 | 2 | |||||
汉语口语 | 2 | 2 | |||||
初级实用语法 | 2 | 2 | |||||
语言应用(HSK四级) | 2 | 2 | |||||
中级中文进修课程设置一览表
类 别 | 中级(上) | 中级(下) | ||||
课程名称 | 周课时 | 学分 | 课程名称 | 周课时 | 学分 | |
必 修 课 | 中级汉语(上) | 6 | 6 | 中级中文(下) | 6 | 6 |
中级中文听和说(上) | 4 | 4 | 中级中文听和说(下) | 4 | 4 | |
选 修 课 | 普通阅读(上) | 4 | 4 | 普通阅读(下) | 4 | 4 |
中国报刊语言基础(上) | 4 | 4 | 中国报刊语言基础(下) | 4 | 4 | |
经贸中文口语(上) | 4 | 4 | 经贸中文口语(下) | 4 | 4 | |
实用语法分析 | 4 | 4 | 中文词语辨析 | 2 | 2 | |
中文写作基础(上) | 2 | 2 | 中文写作基础(下) | 2 | 2 | |
视听说 | 2 | 2 | 经济报刊阅读 | 2 | 2 | |
话题口语 | 2 | 2 | 实况听力(上) | 2 | 2 | |
听力技巧 | 2 | 2 | 新闻听力(上) | 2 | 2 | |
中国人文地理(上) | 2 | 2 | 中国人文地理(下) | 2 | 2 | |
语言应用(HSK五级) | 4 | 4 | 中国文化 | 2 | 2 | |
翻译基础 (英汉、日汉、韩汉) | 2 | 2 | ||||
商务中文 | 4 | 4 | ||||
商务中文写作 | 2 | 2 | ||||
语言应用(HSK五级) | 4 | 4 | ||||
高级中文进修课程设置一览表
类 别 | 高级(上) | 高级(下) | ||||
课程名称 | 周课时 | 学分 | 课程名称 | 周课时 | 学分 | |
必 修 课 | 高级中文(上) | 6 | 6 | 高级中文(下) | 6 | 6 |
选 修 课 | 高级中文口语(上) | 4 | 4 | 高级中文口语(下) | 4 | 4 |
中国报刊阅读(上) | 4 | 4 | 中国报刊阅读(下) | 4 | 4 | |
商务案例分析 | 4 | 4 | 高级经贸中文 | 4 | 4 | |
中国国情(经济) | 2 | 2 | 中国国情(社会) | 2 | 2 | |
古代汉语 | 2 | 2 | 热门话题 | 2 | 2 | |
中文写作(上) | 2 | 2 | 中文写作(下) | 2 | 2 | |
实况听力(下) | 2 | 2 | 中国习俗 | 2 | 2 | |
新闻听力(下) | 2 | 2 | 汉语修辞 | 2 | 2 | |
汉语熟语 | 2 | 2 | 中国现当代文学 作品赏析 | 2 | 2 | |
翻译 (英汉、日汉、韩汉) | 2 | 2 | 中华文明专题 | 2 | 2 | |
中外文化交流 | 2 | 2 | 语言应用(HSK六级) | 4 | 4 | |
语言应用(HSK六级) | 4 | 4 | ||||
*注:具体课程设置根据各学期课程开设情况确定。
六、成绩评定
1.考试采用百分制,60分及格。
2.必修课学期成绩:
平时成绩30%+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40%
3.选修课学期成绩:
平时成绩60%+期末考试40%
4.学期成绩不及格者可补考一次,补考通过后获得相应学分。
5.无故缺考者,该门课程没有成绩,不得补考。
七、学历证书要求
一学期进修生和一学年进修生均需通过所修课程的考试,并得到规定所需学分,可获得相应等级证书。
层 级 | 学 期 | 获得证书所需学分 | 证书类别 |
初 级 | 第一学期 | 14 | 准初级汉语进修证书 |
第二学期 | 14 | 初级汉语进修证书 | |
中 级 | 第一学期 | 12 (其中必修课不少于6学分) | 准中级汉语进修证书 |
第二学期 | 12 (其中必修课不少于6学分) | 中级汉语进修证书 | |
高 级 | 第一学期 | 12 (其中必修课不少于6学分) | 准高级汉语进修证书 |
第二学期 | 12 (其中必修课不少于6学分) | 高级汉语进修证书 |
注意:学期学分不够者,可用高一层级的学分补低一层级的学分,不能用低一层级的学分补高一层级的学分。不能用选修课学分补必修课学分。
